
近日,2025年 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全国老员工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遴选结果公布,体育365官网“雨润陕甘,红韵传声”实践团成功入选重点团队,成为公司本年度唯一入选的团队。

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助力乡村振兴,8月中旬,体育365官网“雨润陕甘,红韵传声”实践团与“陇原振兴,青春建功”乡村振兴促进团跨越近1500公里,从天津奔赴陕甘边区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,开展了为期7天的 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 暑期实践活动。实践内容涵盖特色产业发展、红色文化传承等多个主题。团队深入5个乡镇6个行政村和社区,走访8 家企业及合作社;累计发放问卷300份,回收有效问卷276份,为后续针对性开展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。



术语转译搭桥梁 养殖沟通破难题

团队首站抵达山城乡山城堡村千只湖羊示范合作社,系统记录当地养殖方言术语并进行规范转译,编制《湖羊养殖常用术语通用语言对照表》。通过与技术人员、养殖户深入交流,团队梳理出实际生产中的语言沟通需求,有效推动普通话成为养殖技术推广的“润滑剂”。





直播带货话农产 标准语言促销售

在山城乡山联谷农产品加工厂,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荞麦加工全流程,开展了 “推普助农” 主题直播,化身带货主播,用标准普通话推介当地农特产品,解答网友提问,他们还在直播中融入语言知识小课堂,让直播间兼具“农产品推广站” 与 “语言学习小课堂”的双重功能。


红色研学悟初心 规范表达传精神

走进山城堡战役纪念馆,队员们交流学习感悟,协助工作人员引导游客使用规范用语。在八珠革命纪念馆,他们化身 “普通话讲解员”,深情讲述革命故事,集体朗诵了《七律・长征》,并邀请游客用普通话参与互动,推动红色文化在规范的语言表达中薪火相传。







农耕体验融语言 乡土生活添活力

在洪德镇耿塬畔村庄子卯生态农庄,团队多维度体验农耕文化,用普通话记录传统米醋酿造工艺,向村长请教农耕术语规范,手把手教村民学习普通话常用词汇,使语言学习真正融入乡土生活。







田间地头梳话术 语言助力产业推

在木钵镇关营村,队员们参与草莓大棚农事劳动,围绕“火龙果树苗培育”等话题与农户深入交流,并协助梳理出通俗易懂的产品推广话术,让普通话成为特色农产走向更广阔市场的“助推器”。



老党员前话初心 温情交流传精神

队员们用普通话与当地老党员开展交流,聆听他们的入党经历与奋斗故事,记录他们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寄语。队员们还为老党员送上手写的祝福信件,逐字逐句协助阅读、解释词义,让语言成为传递温情与红色基因的纽带。




皮影非遗遇规范 匠心故事焕新声

在环州故城,团队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环县皮影”,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其历史、造型与工艺,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亲自体验雕刻、染色与表演。通过访谈的形式,引导传承人用普通话讲述从艺与传承故事,为这项古老艺术注入新的语言活力。






趣味互动伴少年 语言点亮成长路

在环县光明路社区,团队面向20余名小员工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。在国画教学中纠正发音、规范表达;借助动画和问答形式的PPT讲解普通话知识;举办绕口令比赛,评选 “最佳发音小能手”,以趣味互动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。






通过本次 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 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,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使命,纷纷表示要继续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,将政策宣传、走访慰问、医疗健康、教育关爱、电商助农、红色传承等实践行动与乡村发展需求紧密结合,用脚步丈量土地,用真情服务群众,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担当,用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。
